近日,由东方都市广播《名医坐堂》节目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联合推出的第17届“银蛇奖”巡礼正式上线,首播由一等奖获得者、复医院张锋教授带来了一场关于男性不育治疗新进展的解读。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做个回顾,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来探究一下导致男性不育的基因奥秘——
6对夫妇中就有1对存在不孕不育问题
不孕不育对于生殖健康是个重大威胁。所谓的不孕不育,即夫妻双方在有正常性生活且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一年内没有自然受孕。
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6对夫妇中就1对会存在不孕不育的问题,而且不论男方或者女方都有存在问题的可能。也就是说,不孕不育发生率在15%左右。
临床上界定男性不育的原因,主要通过精液的分析、检查等手段来检测。如果男性精液中没有精子则判定为无精症,或者有但是浓度不够,则为少精症。此外,精子质量不高,比如活力不够,或者形态不好,畸形等等,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精液中之所以没有精子,也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体内存有精子,但管道受阻,未能通畅排出。
这种情况下,临床上可以通过帮助进行管道疏通等方式进行治疗。类似于女性的输卵管不畅。
一是真正不能产生精子,即非梗阻性无精症。
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更有疗效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导致男性不育,究其根本,原因也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管道的问题,可能是先天性器官未发育完善。另外也有可能是基因原因导致,比如一些患者在接受父母遗传基因时产生突变,亦或者是先天性的遗传缺陷,也会使得其生育力低下。
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物的暴露、肿瘤患者放化疗导致的损伤等,也会影响男性生育力。
所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并进行精准治疗,有助于取得更佳的疗效。
致病基因不同,试管成功率各异
每个人身体内确切的基因个数没有确切的数目,但是有共识的在两万个左右,与生育相关的已经找到大约一千多个。也就是说,身体内大概5%左右的基因和每个人的生育能力息息相关。
在国内针对精子尾部畸形开展研究之前,国际上只发现了少数此类疾病的相关基因,明确的只有3个。且只能对35%精子尾部畸形的患者情况作出解释,也就意味着65%病因不明,无法对患者进行精确的分子或者基因的诊断,是否适合做试管婴儿就更加无从谈起。
如今张锋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利用复旦大学的基因技术平台对人类的基因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析,目前已找到了多个新基因,已经可以为80%的精子尾部畸形患者作出病因判断。
张教授发现,精子尾部的缺陷,比如短的、折的或者尾部消失等都与基因有着密切关系,此类基因已经被发现了十多个。
尽管最后的诊断都是精子尾部畸形,但是通过详细的基因检测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类,并通过动物模型或者回顾性研究,来得出试管的成功率。并由此得出对相关基因导致的不育是否适合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结论。换句话说,不同致病基因导致的不孕不育,其患者接受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不尽相同。
有了对应的基因诊断,医生可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推荐。比如,A基因病人做试管婴儿成功率高,则会推荐其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而B基因患者通过常规的方式成功率极低,更建议通过精子库寻觅志愿者精子。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现有经典的试管婴儿技术同样进行着技术的革新和研发,并努力方向从科研走向临床。我们可以想象,若干年前不得不通过捐献精子生育后代的男性,在若干年后可以通过自己的精子生育自己的子孙。
一旦明确了病因,则对是否适合做试管,生下的孩子是否健康,都能进行预判。
好消息是,由精子尾部畸形导致男性不育的情况,绝大多数可以借助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健康的后代。
通过详细、全面、精确的分析和诊断,基因检测报告给医生也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方向。比如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体,Y染色体富集了很多与精子生成相关的重要的基因和元件,一旦出现部分缺失,就会使产生精子的能力会受到影响,会导致无精症等出现。而通过判断Y染色体不同的缺失部位,则有助于医生对少精或者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进行显微取精的成功率作出判断。对于理论上没有成功率的患者,医生则会建议其通过接受志愿供精的方式完成生育。
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医生作作出更有把握的判断,对于手术、保守治疗或者采取供精等手段,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男性生育力尚可未雨绸缪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精液的各个指标,比如活力、数量等都会随之下降。而与此同时,随着男性的生殖细胞不断更新,DNA在不断复制中出现的错误率也节节上升。
国际上权威研究显示,每过14或15年,精子里携带的突变数目会翻番,也就是说,畸形精子的数量会大幅增加。所以不管是从基因突变的角度还是精液质量的方面,健康的年轻男性指标肯定更优。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比如有推迟生育意愿、担心届时自身精液情况不理想的,亦或是病理性原因或者肿瘤患者放化疗之前,都可以把自己的精液样本提前进行冻存,留存目前活力更好、数量更多的样本,为日后生育健康的后代作出保障。
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设立的目的,除了给彻底不能生育的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外,也是为了帮助男性在今后的某个合适的时段生出健康的属于自己的宝宝。
张教授的健康提醒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过于自信
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内容来源
《名医坐堂》9.3专题节目
编辑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