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当时医生和护士哭成一片,邓颖超一滴泪未落。
年1月10日、11日,向周恩来遗体告别时,群众的泪水把地毯足足洒湿了一米多宽的一圈,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一幕。当时,邓颖超咬着牙表情悲痛,却依然没有哭出来,不止如此,她还屡屡叮嘱自家亲戚:不要哭。
直到在八宝山做最后告别时,邓颖超才猛扑到棺木的玻璃罩上:“恩来,我们永别了,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吧,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让我痛痛快快哭一场吧!”
周恩来逝世之后,邓颖超只当众哭过这一次。之前周恩来重病期间,没人见过邓大姐流泪,之后大家提及周恩来时,邓大姐也再未落过泪。
年4月15日上午,周恩来去世三个月后,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杨振宁和他的罗孟华、妹妹杨振玉。
杨振宁表达了自己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佩之情,当说到周总理的遗言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到江河与土地中时,杨振宁无法控制情绪,当场失声痛哭,在座众人无不流泪,只有邓颖超一人表情冷静,还安慰杨振宁不要难过。
其实,邓颖超之所以不肯人前落泪,一方面是她在多年的革命经历中将生死之事看得很淡,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已经帮助周恩来实现了遗愿:尸体火化、葬仪从简、不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尽管在今后的岁月中她要一个人孤独度日,但人生已经了无遗憾。
通常大家对周恩来夫妇的印象是男方冷静睿智,女方热情开朗,但实际上,周恩来比较偏感性,邓颖超才是那个更理智的人。
邓颖超的理性首先表现在对于恋爱的态度上。
二人相识于“五四”运动时期,那时邓颖超才15岁,就像个假小子似的。她上街演说、演文明戏,成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执行委员兼讲演队队长。
左二当时比邓颖超大6岁的周恩来,也是天津学生界的杰出代表,就这样两位表现活跃的人物相遇了。同年9月16日,邓颖超加入了周恩来组织的进步小团体觉悟社,两人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当时周恩来年轻气盛,立志要献身救国事业,而且抱着独身主义思想。邓颖超年纪小,并且是假小子性格,也从未想过谈恋爱的事情。
后来,周恩来去法国勤工俭学,并与一位叫做张若名的女生交往。但是张若名革命态度不坚决,她最后远离政治,一门心思专心读书。经过此事,周恩来发觉自己的另一半必须是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女性,所以他主动与张若名分手,转而热烈追求留在国内的邓颖超。
邓颖超接连收到一封封饱含爱意的信件,起初有些奇怪,后来就是少女的兴奋和期待。可即便周恩来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是很多少女的偶像,她对爱情还是保持了一种理性的态度,两人足足通了3年的信,最后才确立了感情。
两人在婚前5年没有见过面,婚后只团聚了一个星期,周恩来便忙于工作离开新婚不久的妻子,从此二人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尽管婚后见面次数不多,但两人心中有着共同的信念,邓颖超也从来没有撒娇使小性子强留周恩来在身边,他们的婚姻生活是亲密融洽的,但子嗣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两人心头的痛。
年4月,邓颖超医院产下一个男孩,但因为孩子体重超过了9斤,她生了三天三夜都没生下来。
当时周恩来由广州调往上海工作,邓颖超的身边只有母亲陪同。那时医疗技术落后,医生只能用产钳夹住孩子的头部把小孩拉出来,但因为用力过猛,这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头部受到严重损伤,没能活下来。
孩子的夭折让邓颖超悲痛欲绝,但看到医生和护士那惋惜又内疚的神情,难过的邓颖超不光没有抱怨,还反过来安慰他们,说自己知道他们已经尽了全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此,医生和护士对邓颖超十分尊敬,当时邓颖超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善良和包容,她才逃过了一劫。
就在邓颖超还没出院时,正赶上“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他大量逮捕共产党人,周恩来在上海转入地下,广州形势也是一片紧张。
与邓颖超同在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的陈铁军烈士,因为情况紧急,她一改平日的朴素装扮,打扮成医院通知邓颖超设法离开广州。
这时,有位医生主动帮邓颖超出主意,医院会定期派护士乘坐德国领事的船只去香港采购药品,邓颖超可以假扮护士乘坐德国使馆的小电船去香港。
为了逃避军警的搜捕,医生还安排医院后院的一间小房子里,并将门反锁。就在邓颖超刚刚离开病房时,医院,追问邓颖超在哪里。邓颖超凭借自己的理性和善良博得了医生的尊敬,也救了自己一命。
几天后,产后身体还未痊愈的邓颖超和母亲离开广州去往香港,后又经过香港乘船转去上海。刚到上海住下,又被迫转移。几次三番的折腾后,她被医生告知由于劳累和精神紧张,子宫没能得到完全的恢复,今后很难再怀孕。
建国后,邓颖超使用化名去北京协和挂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号,想要做个妇科检查。检查中林巧稚发现邓颖超的输卵管堵塞,提出如果疏通一下的话说不定还能怀上孩子。
但邓颖超拒绝了,她说自己已经45岁,输卵管又堵塞了20年,没必要再治疗。林巧稚并不知道自己面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就是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也就由她去了。
事后林巧稚后悔至极,她亲自上门劝说邓颖超做手术,邓颖超坚定拒绝,因此,她和总理始终没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在建国前,两人聚少离多,建国后,虽然二人同住西花厅,却也常常碰不到面。
所以有人说“周恩来属于国家,不属于邓颖超个人”。
周恩来长期生活在工作人员的包围之中,从早上睁眼到入睡,身边总是有秘书递请示、送文件,即便二人的直线距离只有几米,却每天连句话都说不上。
邓颖超不同于那位骄横的李夫人,每天总想着闯进办公室要权要钱。她从来不进周恩来的办公室,整个西花厅,谁都可以随意进出总理办公室,唯独邓颖超不进。
周恩来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周恩来一把,机要秘书一把,值班卫士一把,邓颖超没有。但夫妻二人之间满满的都是信任,每当周恩来出国或出差时,便会把自己的钥匙交由邓颖超保管。
尽管从不进入办公室,但邓颖超会不停盯着时间,一旦周恩来连续工作超过10个小时后,她的身影就会频繁在办公室门口出现,实在不放心的话会贴在门缝朝里看看,喊一句:“恩来,该活动一下了。”如果周恩来仍不停止办公,邓颖超会稍微加重点语气:“总理,该吃饭了!”
如果邓颖超想同周恩来说说话,那么只能利用周恩来在卫生间洗漱的那几分钟,为此工作人员戏称卫生间是“第一办公室”,大家都很自觉地尽量不去打扰这对老夫妻,给他们几分钟独处的时间。
偶尔周恩来会同邓颖超吃顿饭,她会显得特别高兴,然而这顿饭通常是吃不好的,秘书们轮番到餐桌边请示汇报,总理不停地重复放下筷子拿笔的过程。每当这个时候,邓颖超就会心疼地皱起眉头,久久凝望着周恩来。
周恩来对邓颖超的称呼,以“小超”居多,偶尔也跟随大家叫“大姐”。他工作忙,家庭中所有的事几乎都是邓颖超操持,但邓颖超对此毫无怨言。
不过邓颖超也当众怼过周恩来一次。周恩来好客,一来客人就说:“别走了,一块儿吃饭吧,今天我请客。”
有次邓颖超笑着说:“怎么老是说你请客呀?你一个月有多少工资?你们是吃我的,别以为是吃你的。不信咱们分开算一算。”
谁知道细心的周恩来吃味了,还真叫秘书帮忙算了算工资支出情况,这一算才知道自己属于“月光族”,每个月工资几乎一分不剩,果然请客花的是邓颖超的钱。
周恩来的工资去哪了呢?周家是大家族,亲戚有百十来位,周恩来特别注重传统孝道,所有的周家亲属来找他都是主动解囊相受。他每个月工资元,固定给弟弟周同宇元,剩下的临时性援助不胜枚举,每个月不欠钱就相当不错了。
而邓颖超亲属极少,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全得了肺结核去世,只剩一个侄子也从未找她要求过什么帮助,因此周恩来亏空的部分全靠她的工资支撑。
得知真相后,周恩来请客的时候会改口说:“别走了,今天大姐请你们的客。”
邓颖超唯一对周恩来有怨言的就是自己受了他多年的“压制”。第四届人大时,毛泽东亲笔批准邓颖超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周恩来压下了;定工资待遇时,她应该定三级,报到周恩来那里被压到六级;国庆十周年上主席台的名单里有邓颖超,周恩来二话没说给划去了。
这些事情后来被邓颖超知道,她也只是当着周恩来的弟弟周同宇抱怨了一句:“就是你那位老兄反对。”
其实她从不看重名誉地位,她感到委屈的只是自己工作能力也很突出,却因为丈夫的关系无法充分为国家做贡献而已。
周恩来知道妻子的委屈,虽然他真正属于邓颖超的时间很少很少,但他会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妻子最大的满足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有次周恩来在新六所办了一夜公,天亮时走出楼门,看见天空降下雪花。他不顾自己连续工作了24个小时的困乏,给邓颖超打电话说有急事要同她当面说。
邓颖超以为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匆匆忙忙赶来,结果周恩来带她走出院子:“请你来踏雪。”
“啊?我以为你有什么大事……”邓颖超的声音由高转低,那抱怨嗔怪中充满了极大的喜悦和感动。她一生最爱踏雪,周恩来对此心知肚明,因此迅速接上话:“这事也不算小呀,你是喜欢踏雪的。可惜下雪的时候不多,我们一起踏雪的机会更少……”
就这样,一对经历无数大风大浪的革命夫妻,边回忆往事边遛弯,气氛温馨极了。
从这以后邓颖超就爱上了去新六所踏雪散步。周恩来去世后,工作人员只要下雪就会给邓颖超打个电话,只不过,那个独自踏雪的身影总让人感觉有些孤单。
周恩来有时也会搞点孩子式的恶作剧逗弄下邓颖超,给夫妻生活带来活跃的效果。
20世纪50年代,邓颖超要出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周恩来当时兼任外交部长,凡是出国的人他都要亲自谈话。结果邓颖超左等右等,直等到火车快出发,也不见周恩来找她谈话。
邓大姐急了,这可是公事啊,于是她破天荒违反了自己的原则,推开周恩来的办公室提抗议。
谁知周恩来冲邓颖超摆摆手,表示自己忙着批阅文件,没空搭理她。
晚上邓颖超坐车赶往火车站,周恩来也跟着坐了上来。邓颖超此时还堵着气,不跟周恩来说话,谁知周恩来也不同她说话。
周恩来把邓颖超送到了火车上,依旧不谈正事,不知不觉火车缓缓开动,邓颖超着急地说:“叫你磨,这下子热闹了……”
周恩来得意地大笑,告知邓颖超自己要去天津谈工作,因此在她乘坐的这趟国际列车上加挂了一节车厢,两人可以在火车上不受干扰地畅谈两个小时。当时,工作人员都被他们那种纯洁深厚的恋情所感动。
有段时间邓颖超进入更年期,身体常常出问题,睡眠也差,不吃安神药物就无法入睡。有一次,她服用的剂量大了点,顿时就晕了过去,护士紧张地大喊起来。
周恩来听到喊声,三步两步就冲到邓颖超窗边,俯身挽住她连声呼喊:“小超!小超!小超啊!”那股真情着实令人动容。
后来周恩来患上绝症,有一次他从昏睡中醒来,拉着邓颖超的手望着她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
邓颖超温柔又平静地说:“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
最终,两人只是久久凝望着,什么话都没有说出口。
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几乎就没有掉过泪,她知道,眼泪唤不回丈夫,倒不如将思念埋在心底。
所以,她会在春天欣赏周恩来最喜欢的海棠花,冬天去踏雪。当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想必会感觉到丈夫依然陪在自己身边吧。
有时候,无声的爱才是真正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