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通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曾庆明教授六经辨证治疗不孕从少阴厥阴
TUhjnbcbe - 2020/11/26 11:26:00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输卵管不通是导致不孕症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因为炎症、先天性、人为手术等所致。本病临床上主要通过输卵管通气术、超声影像造影、腹腔镜检查、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通液检查。这些检查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但在治疗时往往乏效,曾教授临床观察,不论其诊断多清楚,通液也是手术松解的一部分,成功者并不是很多,但“通液”为中医的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曾庆明教授是当代实战经方家,善于六经辨证治疗不孕症。《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案则是以从少阴、厥阴阳气血弱;而又以少阴阳气虚弱为主、兼有痰瘀互结所导致的输卵管不通。而中医则是通过改善人体内环境,辨证论治、脉证互参,逐渐改善患者的怕冷、疼痛、炎症反应等不适症状,从而使输卵管通畅受孕。曾庆明教授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不孕症独具特色,不独重活血,但又不失活血祛邪疗法,临证以“补而能通,补而始通”的学术理念,成功的治疗了很多输卵管不通的不孕案,本案则是在此思想指导下,补而通畅、温阳除寒、通则不瘀、通则不痛而成功受孕的一例典型医案,值得深思。

01

PART

ONE

戴某某,女,31,已婚,孕1流1。年4月12日初诊。

:未避孕未孕6年余,伴时发左下腹隐痛3月。年9月患者孕7+周胎停而药流。半年后至今一直未避孕未受孕,并反复左下腹隐痛,白带清稀量多。自胎停人流后、月经多推后3~5天,月经量少,色偏暗,夹血块,经前1天和经期第1天左少腹刺痛明显,腰略酸痛,经前乳房胀痛,双侧腹部冰凉感、经来减轻或消失,经期6-7天,平素白带清稀量较多、不痒、未闻及腥臭味。身体怕冷,经期加重。年7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子宫形态大小未见异常,左右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年3月29日彩超测左侧有成熟卵泡;白带常规正常、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UU)阴性;性激素及其丈夫精液常规检查正常。

:脸色苍*,夜寐欠安,神疲乏力,腰酸痛,经期怕冷而又少腹冷痛,得暖则减,经期一过,怕冷消失,但少腹隐痛时作。食纳一般,二便尚可。(一再强调咽喉稍食热药易干痛)。末次月经年3月16日,舌质稍暗淡、舌薄白,咽淡紫,双扁桃腺二度肿大而淡嫩,脉沉弦细弱。

:少阴阳气不足厥阴阴血不足、夹痰瘀互结胞宫,厥阴气郁有余。治以温补少阴阳气,滋养厥阴肝血,兼化瘀痰、疏气郁。

治疗:先行双侧输卵管液术,后出内服中药方出二首:

处方一:温经汤合艾附暖宫丸加减:

艾叶10香附10黑顺片10(先煎)当归10赤芍10

桂枝10吴茱萸10红糖20(冲服)川芎10熟地15

炮姜10炙*芪15续断10姜半夏10麦冬10炙甘草5

10剂,每天1剂,水煎服,非经期服。

处方二:少腹逐瘀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当归15赤芍10桂枝10细辛10吴茱萸15(红糖30克冲服)

川芎10五灵脂10(包煎)生蒲*10(包煎)乳香10(包煎)

炮姜10黑顺片15(先煎)炙甘草10大枣6生姜片6片

7剂,每天1剂,水煎服。经期服。

二诊:年4月29日,通液后右输卵管通而不畅,左侧畅通。内服中药服后并无上火感,末次月经4月19日,血块少,色变红活,血量稍增,6天尽,经期怕冷与少腹冷痛减半,睡变沉,精神振;但仍稍腰酸痛,经前仍乳房胀痛,饮食与二便尚调,舌稍暗淡、苔薄白,脉沉弦细弱。此阳气阴血初得其盈,但瘀血、痰浊、气郁仍然胶着,当汤丸并进,并顺着月经周期节律,处五方,并中医内外兼治:

处方一:汤剂,同一诊处方一:14剂,每天2/3剂,水煎服,共服20天,非经期服。

处方二:汤剂,同一诊处方二:7剂,每天1剂中,共服7天,经期服。

处方三:中成药,桂附理中汤:按说明半量,在月经第10-13天用处方一送服。

处方四:中成药,逍遥散:按说明全量,在月经前2-3天送服。

处方五:丸剂,十补丸+温经汤+下瘀血汤+消瘰丸:鹿角片5紫河车5黑顺片10桂枝10吴茱萸10熟地30山萸肉10山药10制首乌15仙灵脾10巴戟10丹皮5泽泻5当归15川芎10白芍10鹿角霜10阿胶10桃仁10制大*5地鳖虫10水蛭10蜈蚣0.5条僵蚕10楮实子15威灵仙10僵蚕10玄参10浙贝10生牡蛎20海藻15炙甘草10香附10莪术10:14剂,为浓缩蜜丸,每次8克,每天2-3次,服90天。与汤剂隔开0.5-1小时温开水送服。

同时,坚持做二个外治方法

一是自行艾灸熏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以穴位红、热、舒适为度;

二是自行药粉热敷,药用桂枝15、艾叶10、苍术10、川芎10、干姜10、苏木5、益母草20、败酱草30等。研碎,炒热,布包,轮流适温热敷左右少腹以左少腹为主,红、热、舒适,不灼伤皮肤为度。

艾灸与热敷隔日轮流进行,每六天(各3次)体息1-2天。与内服中药一道,坚持做完。

五诊:年8月30日,坚持内用外用三个月,月经前乳胀、经期怕冷与少腹隐痛、经色红活,腰痛酸楚完全消失,食睡更佳,脸色转润,二便可,精神佳,舌稍淡紫苔薄白,脉弦细弱。仍处四方,稍作调整,再用三个月,以观后效。

年11月26日告已孕,年9月足月顺产一男婴。

/07/25

Wednesday

1、关于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症

(1)现代医学的认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已成为不孕的原因首位,约占20-40%,有的甚至报道高达67%。输卵管是女性重要的内生殖器官之一,是精子和卵子的通道及受精的场所,若输卵管通而不畅就会影响其正常摄取运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致使卵与与精子不能相遇导致不孕,或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从而引起输卵管妊娠,导致宫外孕,故输卵管通而不畅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因盆腔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硬、或受周围疤痕组织的、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功能,导致不孕。现在认为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成为主要病源菌。引起其发炎的还有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现代医学诊断本病主要有:子宫输卵管通液、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脓腔镜与穹隆镜下手术注入美蓝。治疗本病的主要有:输卵管内注射药物、腹腔镜和显微外科输卵管粘连松解术,当然,通液等诊断技术本身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除此之外,多无良策。曾教授观察,不论其诊断多清楚,通液还是手术松解,成功者不多。尤其是通液,因为炎症隐匿,通而复堵者甚多,从中医角度看,阳气阴血没有培补上去,瘀痰气郁没有化解,通液作为一种损伤,通之多为徒劳,甚至更损阳气、更增瘀血。

但通液之时结合中医的温补与活血治本,则中西医各擅其长,效果又会呈现出来。很多情况下,中西结合治疗远比单纯中医与西医治疗要好得多。本案一诊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先予通液,意在疏通不畅,为中医药的防再次复堵和调经种子奠定基础。

(2)中医学的认识:

1)古人对本病的认识:中医没有输卵管这一解剖器官,笼统地纳入在“胞宫”系列,也没有准确的“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之说法。其病分属于“徵瘕”、“腹痛”、“不孕”之中,尤其是认为与“徵瘕”有关。如《石室秘录》说“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其本质病因病机瘀阻冲任、胞脉、胸宫、不能摄精成孕。因此治疗上抓住一个“瘀”字,理气活血,软坚通络必用,即便是阳气阴精虚弱明显,也当佐用。所以《妇科经纶》说“夫痃癖征瘕,不外气之气聚,血之所凝,故治法不过破血行气”。并且围绕着“通”,内服外治,综合治疗。就内服药来说,属气滞血瘀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加路路通,王不留行,穿山甲等,活化而通;属寒凝瘀滞证者,可用少腹逐瘀汤加丹参,地鳖虫,在楠藙,炮山甲,王不留行等,温化使通;属肾虚瘀血证者,用二仙路路通汤,补而兼通;而属湿热瘀阻者,用解*活血汤(《医林改错》加败酱草,薏苡仁,泽泻,皂角刺等,清而兼通等。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异,而瘀阻这一基础病机则一,治不温清补泻之殊,而行气、活血、化瘀“通”之则同。

2)现代妇科大家对本病的认识:瘀阻与通瘀这一论点颇得现代妇科临床的认同,而且取效也著。如国师大师班秀文提出“温养软通,唯求一通”,并以鸡血藤,当归,川芎,桂枝,制附子,刘寄奴,路路通,皂刺,急性子,王不留行,穿破石,猫爪草作为温养通行,软坚散结之品,随证加减,取效称佳。大连周鸣岐教授则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是“胞络受损,精道不通”,治疗禀《素问》“结者散之”(《至真要大论》)和“血实宜决之”(《阴阳应象大论》),以祛瘀滞、通胞络为大法,并根据胞宫为足少阴所主,胞络为足厥阴所司的理论,在调气治血药中,更有针对性地选用善行厥阴经络如王不留行、穿山甲,路路通,僵蚕等药,拟方“胞络化瘀汤”王不留行15山甲片10路路通10皂剌10僵蚕10当归15川芎5鸡血藤20丹参15莪术10橘核10生*芪25仙茅10。山东李广文教授则从《素问》“任主胞胎”和“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理论出发,认为输卵管的功能似与输卵管功能相似,即任脉通才有子。而输卵管不能的患者多有附件炎病史,有两少腹痛的症临床特点,根据“痛则不痛”的道理,认为输卵管炎符合任脉瘀阻不能的特点,因而提出“通输卵管就是通任脉”的学术观点,并出方“通任种子汤”,药用香附9丹参30赤白芍各9桃仁9红花9川芎6当归12连翘12小茴香6络石藤9灸甘草6,加减应用后,不仅可以消除输卵管炎引起的少腹疼痛症状,而且可使炎症消退后输卵管复通,并称其所治皆由输卵管通液及子宫造影术证实。

3)笔者对本病的思考:为什么输卵发炎?发炎后为什么会堵塞?通液后为什么通而复堵?固然有人流、手术等外来因素,但为什么有人会得输卵管炎有人不?有人堵或堵而不畅有人不?有人通而复堵人不?如果把“炎症”与“瘀血”比邪内生之邪气,其原因不言自明。《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发炎与否与堵通与否取决于人的正气强弱。正气在哪?就本病来说,多在少阴肾与厥阴肝的阳气与阴血的充盈与否。除上述胞宫为足阴少阴所主,胞络为足厥阴所司的理论外,甚赞朱丹溪所说“人之育胎,阳精施之,阴血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说明孕育与否与少阴肾和厥阴肝息息相关。班秀文认为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虚弱,载运乏力,虚涩不通是瘀血的基础,因此治疗本病属气血虚弱者,用十全大补汤合其基础方。周鸣岐的“胞络化瘀汤”中活血软坚也是建立在四物汤(缺地*)之养血柔肝和仙茅、*芪之温阳益肾的基础之上。上海乔仰先自拟“疏肝活血汤”,其柴胡、桃仁、红花、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刘寄奴等疏肝与活血药,恰是与柔肝血的四物汤同用。而笔者临床所见,只要诊断为输卵管堵塞之病,则有本虚标实之机,治疗必当“标本兼治”。所谓“标”是输卵管通而不畅,所谓“本”是导致输卵管通的正气虚弱。

而且其“虚”多数以少阴与太阴阳气虚弱为主,少阴与厥阴阴精(血)亏损为次。当然也有正好相反的,或阳气与阴精并虚不分主次的。本案即是以阳气虚为主,阴血虚为次之例。故除丸剂中用寒凉的消瘰丸和下瘀血汤外,其余所选七方(含中成药)均为温补、温通之方,而且除经期汤剂之外,其他时期所服汤丸均加附子,剂量不大,持续辛热扶助少阴肾阳。

2、关于中西医结合与内外治法并用的探讨

输卵管堵塞不孕发病虽高,但多数其他孕育问题如卵巢、性激素、子宫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月经与白带均好于其他不孕症患者,因此,只要解决了“堵塞”问题,身孕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了。然而人工流产、分娩、宫内手术后极易因致病菌感染而引起输卵管化脓性炎症,形成输卵管积水、积脓、继而输卵管管壁肥厚、僵硬,并长出肉芽肿或结节,往往与附近器官和组织紧密粘连,使其管腔闭塞。在全长才8-14cm细长而弯曲肌性管道的输卵管里,要使之堵而复通谈何容易。因此,对于诊断明确的欲孕病人,除了中药内服外,可先行输卵管通液,输卵管一经通畅,则内服外药之药紧随其后。汤剂之用已如上述,而外用之药,除了所用药物的温补和温通之外,还依据热胀热缩的普遍理,艾熏穴位,通过经络温通胞宫;药粉热敷,局部直接温暖胞络。作用虽小,但贵在坚持,久积小成大,已通之道难成复堵。本案患者即受益于此。一段时间穴灸和热敷之后,一股暖流由腹至胃达胸,腹部冰凉之感随之渐去。外部的冷感去,内部的输卵管才可能通畅无阻。

3、关于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汤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少阴阳虚、厥阴血寒、胞宫瘀血是本案的三大病理环节。妇科之方虽众,但只有入少阴与厥阴,且对准于“虚”、“寒”、“瘀”三个关键点。温经汤着力于少阴阳虚厥阴血虚、更且夹有瘀血,故汤丸并用,贯穿全程。其他三首则也宜讲究。

(1)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方,由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地*、*芪、续断组成,补血暖宫理气,祛寒活血调经之功,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带下白淫,肚腹时痛,久无子嗣。选入此案,一是肉桂、艾叶和续断温肾又祛寒针对少阴。二是用四物汤配香附、吴茱萸配养血又疏肝针对厥阴;用香附、川芎、*芪行气又活血针对瘀血。与温经汤相配,增强其温经汤的行气、温肾和祛寒之功,故并用为非经期基础之方。

(2)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方,由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官桂,没药,炮姜,玄胡,小茴香组成,有活血养血,温经止痛之功,主治少腹血积块疼痛,或少腹痛。其失笑散、炮姜、没药、蒲*、小茴香温通化瘀是建立在大半个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基础之上,因此是妇科血虚有寒瘀痛明显的常用效方。对于虚瘀兼有之证,当补兼备。善补者,必补中兼通,使流而不滞。善通者,必通中寓补,不致过伤正元。少腹逐瘀汤不仅对准了寒与瘀,而且对准了通与补,用之于妇科血寒或血虚有寒之痛经,月经不调,有孕症,一般只在经期使用,意在畅通胞宫泄而不藏,为经尽后的藏而不泄奠定基础。少腹逐瘀汤以其补而温通,推动输卵管的畅通无阻而使本案孕育成功,被王清任誉为“种子神方”,信非虚语。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方,由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和生姜半斤成方。治疗内有久寒的血虚寒凝肢厥和脉细。“久寒”所指有二,一是陈寒痼寒,二是久痛。这二种情况都是本方的适应证。经期少腹逐瘀汤合用本方,一是吴茱萸弥补少腹逐瘀之入肝温肝之不足。二是《伤寒论》条说“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冷结在膀胱关元,一是可外艾灸关元、气海诸穴;二是可用本方温补厥阴肝脉,因为“小腹”者少腹也,手足厥寒加小腹满且按之痛,正是本方对应之证,尤其月经期间即怕冷,上有肢凉下有腹痛,本方正是对证之剂。少腹逐瘀汤侧重温化,本方侧重温补,两相合剂,用于寒虚瘀之行经期,可谓合拍之方。

4、对证之剂即是种子之方:张景岳说“种子之方,本无定规”,能否让不孕妇女怀上孕,功夫不在什么“秘方”上。真正意义上的“种子“秘方没有,有的是在辨清病在何经基础上的辨证论治。辨证正确了,选方用药对路了,坚持下去,必能怀孕产子。比如此案,因有输卵管堵塞,要使其怀孕产子,必先扫平精卵结合的路障,即要荡涤胞络,使其郁滞得泻再行气血阴阳调理再可望进补助孕。如果一上来说蛮补一通,怎能奢望孕育!

5、本人跟随恩师曾庆明教授,受曾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影响颇多。曾庆明教授是当代经方实战大家,善于治疗妇科疾病、尤其是不孕症。如本案曾师治疗不孕症非常重视经典理论和方药的运用。案中基本以七首方名方为主,但重点突出了《伤寒论》中经方的运用(桂附理中汤、温经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下淤血汤)、而灵活运用经方衍生方(逍遥丸、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汤),曾师受伤寒大家陈亦人教授影响尊古不泥古,在运用经方的同时亦不排除后世方、民间验方,如案中还运用到消瘰丸、培元固本散等。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的框架,曾师主张只要把方剂灵活辨证的应用到六经辨证的框架下即可,即“六经钤百病”。这也是谨遵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学术思想。本案就是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取其经方和后世验方的精华,脉证合参、最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注: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庆明教授六经辨证治疗不孕从少阴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