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通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尤轩转发关于更新江西中医药大学年
TUhjnbcbe - 2020/12/4 18:58:00

关于更新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的通知

根据省教育厅赣教高字〔〕87号《关于对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英语科目进行调整的通知》,从年起,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英语科目考核办法进行调整,实行由招生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方式进行。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现将我校年专升本考试包括《英语》《经络腧穴学》在内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进行更新。

教务处

年3月22日

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升本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专升本《英语》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表达、运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我校本科继续学习。

三、考试范围

本考试属于标准参考性学业水平类选拔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础阶段所规定的(除听、说技能以外)的读、写、译技能以及语法结构、词汇、文化背景知识。

四、考试方式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考试使用答题卡一张和答题纸一张,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涂考生准考证号、姓名及考试答案。

五、考试内容

试卷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考试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OralCommunication)

本部分共设10题,每题1分,共10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段对话,每段对话设置3-4个空白,并在材料前给出同等数量的出自材料本身的备选答案。要求考生从备选答案中为每个空白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材料完整。

第二部分:词汇结构(VocabularyandStructure)

本部分共设20题,每题1分,共2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测试考生运用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能力。题型为多项选择(MultipleChoic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题(ReadingComprehension)

本部分共设15题,每题2分,共3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部分包括三篇材料,包含一般性阅读材料(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经贸、人物等)和应用性文字,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包括多项选择(MultipleChoice)。

第四部分:翻译(Translation)

本部分设5题,每题4分,共20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

题型为汉译英句子翻译,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译成英语。翻译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

第五部分:写作(Writing)

本部分设1题,共2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题型为短文写作,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和所提供的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词左右的短文。

六、试卷结构

测试项目

题号

测试内容

题型

时间(分钟)

权重(%)

口语交际

1-10

补全对话

客观题

15

10

词汇结构

11-30

词汇、语法

客观题

20

20

阅读理解

31-45

语篇

客观题

40

30

翻译

46-50

句子翻译(汉译英)

主观题

15

20

写作

51

短文写作

主观题

30

20

合计

51

七、参考教材《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1-3册,总主编李荫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尤轩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经络腧穴学》考试大纲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1.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2.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四经脉的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3.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4.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及分布、

作用特点。

5.熟悉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

6.掌握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概述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1.掌握腧穴的分类。

2.了解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1.掌握腧穴的作用。

2.熟悉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

掌握以下特定穴的定义、分布及其主治特点。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

第四节腧穴定位法

1.掌握体表标志法。

2.掌握骨度分寸法。

第三章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

第一节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了解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经络腧穴学术的历史发展

了解经络腧穴学术的历史发展

中篇经络腧穴各论

第四章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

1.掌握手太阴经脉循行。

2.熟悉手太阴络脉循行。

3.了解手太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太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太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五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阳明经络

1.掌握手阳明经脉循行。

2.熟悉手阳明络脉循行。

3.了解手阳明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阳明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阳明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商阳,三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第六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阳明经络

1.掌握足阳明经脉循行。

2.熟悉足阳明络脉循行。

3.了解足阳明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阳明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阳明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第七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太阴经络

1.掌握足太阴经脉循行。

2.熟悉足太阴络脉循行。

3.了解足太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太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第八章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少阴经络

1.掌握手少阴经脉循行。

2.熟悉手少阴络脉循行。

3.了解手少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少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少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第九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太阳经络

1.掌握手太阳经脉循行。

2.熟悉手太阳络脉循行。

3.了解手太阳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太阳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太阳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少泽,后溪,腕骨,养老,支正,肩贞,天宗,颧髎,听宫,小海。

第十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太阳经络

1.掌握足太阳经脉循行。

2.熟悉足太阳络脉循行。

3.了解足太阳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太阳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太阳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申脉,京骨,至阴。

第十一章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少阴经络

1.掌握足少阴经脉循行。

2.熟悉足少阴络脉循行。

3.了解足少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少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少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俞府。

第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厥阴经络

1.掌握手厥阴经脉循行。

2.熟悉手厥阴络脉循行。

3.了解手厥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厥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厥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天池,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郄门。

第十三章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少阳经络

1.掌握手少阳经脉循行。

2.熟悉手少阳络脉循行。

3.了解手少阳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手少阳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少阳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

第十四章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少阳经络

1.掌握足少阳经脉循行。

2.熟悉足少阳络脉循行。

3.了解足少阳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少阳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少阳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瞳子髎,听会,率谷,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京门,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

第十五章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足厥阴经络

1.掌握足厥阴经脉循行。

2.熟悉足厥阴络脉循行。

3.了解足厥阴经别、经筋循行。

4.熟悉足厥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厥阴腧穴

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第十六章奇经八脉

第一节督脉

1.掌握循督脉行分布。

2.熟悉功能与病候。

3.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

第二节任脉

1.掌握任脉循行分布。

2.熟悉功能与病候。

3.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

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第三节冲脉

1.熟悉循行分布。

2.熟悉功能与病候。

第四节带脉

1.熟悉循行分布。

2.熟悉功能与病候。

第五节阳蹻、阴蹻脉

1.熟悉循行分布。

2.熟悉功能与病候。

第六节阳维、阴维脉

1.熟悉循行分布。

2.功熟悉能与病候。

第七节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1.熟悉统领、联络作用。

2.熟悉溢蓄、调节作用。

第十七章奇穴

第一节头颈部穴

了解头颈部奇穴定位及主治。

第二节胸腹部穴

了解胸腹部奇穴定位及主治。

第三节背部穴

了解背部奇穴定位及主治。

第四节上肢部穴

了解上肢部奇穴定位及主治。

第五节下肢部穴

了解下肢部奇穴定位及主治。

尤轩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一、绪论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其主要思维方法。

3、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代表著作,代表医家。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元论

(1)掌握气—元论的基本内容

①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②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③气是自然界物质相互感应的中介。

④气化。

(2)熟悉气的基本概念。

(3)了解气—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生命过程中的物质和运动性。

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④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阴阳学说

(1)掌握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关系。

(2)熟悉阴阳的基本概。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

④用于疾病的诊断。

⑤用于疾病的防治——养生防病,必适阴阳,治疗疾病,必平阴阳。

3、五行学说

(1)掌握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①相生、相克的含义、规律、关系。

②相生、相克的异常——母子相及、乘侮规律。

(3)熟悉五材、五行的概念。

(4)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阐明人体生理

a.将人体脏腑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

b.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③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藏象

1、概论

(1)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2)掌握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性。

(3)熟悉藏象的概念和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了解藏象学说的含义和藏象学说的形成。

2、五脏

(1)心(心包络)

①掌握心主血脉的含义、机理、生理作用表现。

②掌握心主神态的含义、机理、生理作用表现。

③了解心的在志、在液、在窍、其华的内容。

④熟悉心包络的含义、功能。

(2)肺

①掌握肺主气的生理作用。

②掌握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的生理作用。

③掌握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

④熟悉娇脏、华盖。

⑤了解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3)脾

①掌握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的生理作用。

②掌握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的概念。

③了解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4)肝

①掌握肝主疏泄、肝主藏血的生理作用。

②了解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5)肾

①掌握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的生理作用。

②掌握肾为先天之本的概念。

③了解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6)命门

①了解命门的概念。

②熟悉命门的生理作用。

3、六腑

(1)掌握六腑的传化过程。

(2)掌握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3)熟悉部位三焦的划分及其生理功能特点。

4、奇恒之腑

(1)掌握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了解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5、脏腑之间的关系

(1)掌握心与肾、肺与肾、脾与肾、肝与肾、脾与胃之间的关系。

(2)熟悉脏与腑的表里关系。

(3)熟悉脏与腑之间的传导化物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概论

熟悉气、血、津、液的的阴阳属性。

2、气

(1)掌握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气的生成、气的生理功能。

(3)掌握元气、宗气的、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4)熟悉气的运动、基本形式。

3、血

(1)掌握血液的生成、运行及其生理功能。

(2)熟悉血的概念。

4、津液

(1)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

(2)熟悉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了解津液的生理功能。

5、气血津液的关系

(1)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2)熟悉血液与津液的关系。

(3)熟悉气与津液的关系。

五、经络

1、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1)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

(2)了解经络的概念。

2、十二经脉

(1)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2)熟悉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

(3)了解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规律。

3、奇经八脉

(1)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2)熟悉督、任、冲、带脉的循行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2)了解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病因

1、概说

(1)熟悉病因的概念及其分类。

(2)熟悉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2、外感病因

(1)掌握六气、六淫、的概念。

(2)掌握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掌握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熟悉疠气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

(5)了解疠气流行的因素。

3、内伤病因

(1)掌握七情的致病特点。

(2)了解内伤七情的概念。

(3)了解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概念。

4、病理性病因

(1)掌握痰饮、瘀血的概念。

(2)掌握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3)了解痰饮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七、病机

1、发病机理与类型

(1)掌握发病、病机的概念。

(2)掌握正、邪的概念及发病的机理。

(3)了解发病的类型。

2、基本病机

(1)邪正盛衰

①掌握邪正盛衰的概念。

②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③了解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关系。

(2)阴阳失调

①掌握阴阳失调的病机规律:阴阳胜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阴阳已失。

②了解阴阳失调的概念。

(3)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①掌握气的失常病机规律:气虚、气机失调。

②掌握血的失常病机规律:血虚、血瘀、血热。

③了解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

④了解津液代谢失常的病机规律。

3、内生五邪

(1)掌握内生五邪的概念。

(2)掌握内风的概念及常见证型。

(3)熟悉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的概念。

(4)了解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区别与联系。

八、防治原则

1、预防

(1)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

(2)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具体措施。

2、治则

(1)掌握中医治病的总则。

(2)掌握正治与反治的含义、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3)掌握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

①损其有余的临床应用。

②补其不足的临床应用。

(4)掌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5)了解治标与治本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6)了解扶正与祛邪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尤轩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2、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3、掌握人体解剖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

二、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学

(1)概述

①了解骨的形态、骨的生长各发育。

②熟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③掌握骨的构造、骨膜的作用。

(2)躯干骨

①了解肋的形态结构。

②熟悉各部椎骨的特点;骶骨的骶管、骶管裂孔、骶骨岬。

③掌握椎骨的一形态;胸骨的分部及胸骨角、躯干骨的名称。

(3)上肢骨

①了解骨的组成及名称。

②熟悉肩胛骨的两个面、三个缘和三个角;锁骨的形态。

③掌握肱骨的肱骨头、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滑车,内、外上髁、桡骨的桡骨粗隆、茎突;尺骨的鹰嘴、尺骨茎突;锁骨易骨折的部位。

(4)下肢骨

①了解足骨、腓骨的组成和名称。

②熟悉下肢骨的名称和位置。

③掌握髋骨的组成;髋、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头,大、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

(5)颅骨

①了解颅骨的上面观;新生儿颅骨的特征

②熟悉下颌骨的主要形态结构;颅底内外侧面及颅的侧面的主要结构。

③掌握眶和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

2、关节学

(1)概述

①了解关节的类型

②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和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

③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2)躯干骨和颅骨的连结

①了解颅骨的连结。

②熟悉胸廓上下口的组成。

③掌握脊柱的组成、生理性弯曲和主要连结方式;胸廓的组成;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3)上肢骨的连结

①了解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②掌握肩、肘、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4)下肢骨的连结

①了解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②熟悉骨盆的组成,小骨盆上下两口的组成及男女性骨盆的差别。

③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膝关节的结构。

3、肌学

(1)概述

①了解肌的形态,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②熟悉肌的构造,肌的辅助结构。

(2)躯干肌

①了解盆底肌、背肌、胸肌的位置。

②熟悉斜方肌、胸大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

③掌握膈的位置、裂孔和作用;腹肌的组成、层次、名称,腹直肌和腹股沟管的组成构造。

(3)头颈肌

①了解颈肌、头肌、咀嚼肌的名称。

②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4)四肢肌

①了解手肌、足肌的分群和组成。

②熟悉肩肌、臂肌前臂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的分群和组成,肘窝、腕管、股三角、窝的位置和组成。

③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三、内脏学

1、概论

(1)了解内脏的概念。

(2)熟悉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道的划分。

(1)消化管

①了解口腔的组成;口唇、颊、腭的结构;大唾液腺组成;咽的结构。

②熟悉牙的形态和结构;舌的形态和粘膜的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肛管的结构;胃的毗邻;牙的排列;直肠的弯曲。

③掌握腭扁桃体的位置;咽峡的组成,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交通;食管的位置、形态及狭窄的部位;胃的形态、分部,小肠和十二指肠的分部;大肠的结构特点、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

(2)消化腺

①了解肝的分叶和分段。

②熟悉肝、胰的毗邻。

③掌握肝的形态、位置;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及胆汁排泄的途径;掌握胰的位置、形态、胰管的开口。

3、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划分。

(1)呼吸道

①了解外鼻、喉肌、鼻腔的结构。

②熟悉喉软骨,鼻旁窦的组成和开口。

③掌握鼻道、鼻中隔的位置;喉的位置,喉腔的主要结构;气管的形态、位置,左右支气管的区别。

(2)肺

①了解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纵隔的概念和分区。

②熟悉胸膜的分部,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③掌握肺的形态、位置;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4、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

①了解肾段的概念。

②熟悉肾的构造,肾被膜的分层。

③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

(2)输尿管道

①熟悉膀胱三角的概念和特点,女性尿道的位置、特点及开口的部位。

②掌握输尿管的位置及生理性狭窄的部位,膀胱的位置和形态。

5、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

①了解睾丸的结构,精囊、阴囊、阴茎的结构。

②熟悉输精管的行程及分部,精索的位置和内容。

③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的位置、形态;前列腺的位置;男性尿道的特点、狭窄、弯曲。

(2)女性生殖系统

①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女性外生殖器、乳房、会阴的结构。

②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和分部,阴道和尿道的位置。

6、腹膜

(1)熟悉腹膜与腹盆腔器管的关系,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

(2)掌握腹膜、腹膜、腹膜腔的概念。

7、内分泌系统

(1)了解各内分泌器管的形态结构。

(2)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各内分泌器管的位置。

四、脉管学

掌握脉管学的组成。

1、心血管系统

(1)概述

①了解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②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大、小循环的概念的途径。

(2)心

①了解心壁的构造,心的体表投影。

②熟悉心的传导系统,心的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心包的概念。

③掌握心的位置和外形,各腔的结构。

(3)肺循环的血管

熟悉肺动脉、肺静脉的位置。

(4)体循环的血管

①体循环的动脉

a.了解胸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走行,锁骨下动脉的位置、走行,髂总动脉、髂外、内动脉的位置和起止,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子宫动脉、精索内动脉、的起止和分布范围。

b.熟悉椎动脉的起止和分布范围,掌浅、深弓的组成及分布,腹主动脉的分支,足底深弓的组成及分布范围;熟悉全身重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点。

c.掌握主动脉的起止和分部及主要分支;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的起止、位置,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肱动脉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起止和分布范围;掌握颈动脉窦、颈动脉小体。

②体循环的静脉

a.了解头颈部静脉、上、下肢静脉、盆腔内的静脉。

b.熟悉静脉在结构和配布上的特点,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汇人。

c.掌握上、下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起止、走行及汇人;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掌握肝门静脉系的组成、位置、收纳范围、主要属支及侧支循环的途径。

2、淋巴系统

(1)概述

①了解淋巴管、淋巴组织、淋巴结

②掌握淋巴系统组成,胸导管和左淋巴导管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汇人。

(2)人体各部的淋巴结

①了解头面部、上肢、下肢的淋巴结。

②熟悉颈部、胸腹壁、胸腹腔脏器的淋巴引流。

(3)脾

掌握脾的形态和位置。

五、感受器

1、眼

(1)眼

掌握眼球壁分部及结构,眼球内容物组成;房水产生及循环途径。

(2)副眼器

①了解泪器、眼球外肌、眼的静脉。

②熟悉眼的动脉供应。

③掌握上、下眼睑的结构。

2、耳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

(1)外耳

①了解耳廓、外耳道

②熟悉鼓膜的位置、结构、形态。

(2)中耳

①了解鼓室外的结构、听小骨的名称。

②熟悉咽鼓管的开口。

(3)内耳

①熟悉蜗管的结构及螺旋器的位置。

②掌握内耳骨、膜迷路的组成及位置。

六、神经系统

1、概述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反射弧。

(2)熟悉神经系统的区分。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

①了解脊髓的内部构造及其功能。

②熟悉脊髓的内部灰质的分部及白质的重要传导束。

③掌握脊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脑

①了解脑干的内部结构,小脑的外形、分叶及内部结构,边缘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②熟悉脑的外形,间脑的分部及主要功能;基底核的组成、位置,大脑的三种纤维。

③掌握脑的组成,脑干的组成;大脑的分叶、主要沟裂,重要的神经中枢;内囊的位置及主要的传导纤维。

(3)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①了解头面浅感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传导通路。

②掌握本体感觉和精细觉传导通路,躯体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锥体系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

(4)脑和脊骨的被膜

①熟悉硬脑膜形成的大小传导通路镰及硬脑膜窦的结构。

②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分层、名称及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的位置。

(5)脑脊液及其循环

①熟悉脑室外的位置及名称。

②掌握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

(6)脊髓和脑的血管

①了解脊髓的血管,脑的静脉。

②掌握大脑的血液供应、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意义,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3、周围神经系统

掌握周围神经的组成。

(1)脊神经

①了解脊神经的组成、纤维的种类。

②熟悉脊神经的数目和形成的丛。

③掌握脊神经的位置、组成、各丛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2)脑神经

①了解角膜反射,视、动眼、滑车、展、副、嗅神经的纤维组成及分布范围。

②熟悉面、三叉、迷走、舌咽、舌下神经纤维组成及分布范围。

③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

(3)内脏神经

①了解主要的内脏神经丛,内脏感觉的传人通路和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

②熟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比较,几个主要交感受神经节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③掌握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交感神经中枢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的位置,交感受干的组成和位置;椎旁节和椎前节。

尤轩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年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绪言

1、知识范围

(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2)熟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2、考试要求

(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法:在体实验法和离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3)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细胞、组织、器官的自身调节。

(4)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知识范围

(1)了解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2)熟悉兴奋性的概念;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肌细胞收缩的原理。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3)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2、考试要求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离子泵,协同转运。胞纳和胞吐。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兴奋性的概念,刺激引起反应的形式,兴奋和抑制的概念;可兴奋细胞。

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和特点;膜通透性改变的实质和离子通道的特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原理。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和阈电位、局部反应和总和;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3)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三、血液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血浆酸碱度;各种血细胞的生成、破坏;抗凝与纤溶;Rh血型

系统;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脆性、血沉和交叉配血试验等方法。

(2)熟悉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生理特性;ABO血型特性。

(3)掌握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概念;血浆渗透压;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

及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考试要求

(1)血液与内环境。体液。内环境及其稳态。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比重;粘滞性;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酸碱度。

(2)血细胞。红细胞的形态与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骨髓的造血过程。红细胞生成必需的物质。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的破坏。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计数。白细胞的功能与生成调节。白细胞的寿命。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血液凝固。凝血因子。血液凝固的过程和原理: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抗凝血物质。纤溶的基本过程。纤溶系统。

(4)血量和血型。正常血量及其相对稳定的维持。ABO血型系统。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Rh血型系统。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型。

四、循环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肺、脑循环的特

点。

(2)熟悉心音的组成及意义;心电图各波的意义;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及

其影响因素;冠脉循环的特点。

(3)掌握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脏的泵血

功能;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考试要求

(1)心肌生物电现象。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心肌细胞的类型: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收缩性。K+、Ca2+、Na+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3)心脏泵血功能-射血与充盈。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泵血-射血与充盈过程。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心脏的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心脏作功。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心力储备。

(4)心音与心电图。心音与心音图。心音的组成及特点。心音的听诊及意义。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分配血管-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容量血管-静脉。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脉搏的波形及成因。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中心静脉压,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微循环的调节。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6)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舒血管神经。心血管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其他心血管反射。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心房钠尿肽;局部性体液调节因素。心血管的自身调节。

(7)心、肺、脑的血液循环。冠脉循环的特点;冠脉血流量的调节。肺循环的特点;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的特点;脑血流量的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五、呼吸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呼吸道和肺泡的功能特征以及肺的非呼吸功能。

(2)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3)掌握肺通气、呼吸气体的交换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2、考试要求

(1)肺通气。呼吸道的主要功能,呼吸道口径的调节。呼吸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通气动力。呼吸运动,肺内压,胸膜腔内压。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非弹性阻力。呼吸功。肺容量。

(2)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气体交换,组织气体交换。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气体的运输形式。O2的运输:Hb与O2的可逆性结合,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CO2的运输: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CO2解离曲线。

(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低O2对呼吸的调节。Pco2、H+和Po2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六、消化和吸收

1、知识范围

(1)了解口腔和大肠内的消化过程。

(2)熟悉食物在消化道中进行深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

(3)掌握食物在胃内和小肠内的消化过程及其调节。

2、考试要求

(1)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消化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特性,电生理特性。胃肠道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

(2)口腔内消化。唾液分泌。咀嚼和吞咽。食管胃括约肌。

(3)胃内消化。胃液分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基础分泌,消化期胃液分泌,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胃液分泌的抑制。胃运动:胃运动形式及调节,胃排空及其控制。呕吐。

(4)小肠内消化。胰液分泌。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液的分泌。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及其调节。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5)大肠内消化。大肠液分泌及肠内细菌的作用。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6)吸收。吸收的部位和机制。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吸收。

七、体温

1、知识范围

(1)了解体热的来源;体温的正常变动。

(2)熟悉基础代谢率;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掌握人体体温正常值;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2、考试要求

(1)人体体温正常值。体温的正常变动。

(2)产热和散热。体热的来源。能量平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

代谢率。主要产热器官。产热的调节反应。散热方式。散热的调节反应。

(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方式。

八、肾脏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肾脏在排泄及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意义;排尿活动。

(2)熟悉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3)掌握尿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及其调节。

2、考试要求

(1)排泄的概念。尿量。肾脏功能概述。

(2)肾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单位和集合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球旁器。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肾血流量的调节。

(3)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作用。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和方式。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Na+、Cl-、HCO3-、K+、水、葡萄糖)。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肾小球滤过率(球管平衡)。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

(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H+的分泌和H+-Na+交换。NH3的分泌和铵盐生成。K+的分泌和K+-Na+交换。其他物质的排泄。

(6)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抗利尿激素全盛和释放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肾小管重吸收的调节作用。甲状旁腺激素对肾小管的作用。心房钠尿肽的利尿和排Na+作用。

(7)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8)排尿活动。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膀胱内压与膀胱内尿量的关系。排尿反射。

九、内分泌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激素作用的机制。

(2)熟悉各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月经周期中,女性激素与月经周期的关

系。

(3)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2、考试要求

(1)激素的功能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特征。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2)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神经内分泌的概念。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作用及调节:血管升压素;催产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3)腺垂体。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与调节。

(4)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和代谢。甲状腺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5)甲状旁腺激素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降钙素的生理作用。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6)胰岛。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调节。

(7)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8)性腺。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酮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激素的作用及调节:雌激素;孕激素。卵巢内分泌与月经周期。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十、神经系统生理

1、知识范围

(1)了解脑的高级功能。

(2)熟悉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形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抑制;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和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痛觉生理;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3)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功能的特征;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感觉

投射系统;肌牵张反射及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2、考试要求

(1)神经系统功能概述。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神经纤维的功能和活动特征。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纤维的营养性效应。

(3)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突触的结构。突触的分类。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兴奋性突触的传递。抑制性突触的传递。缝隙连接。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神经递质的概念。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分布。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肽类。中枢神经递质。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失活。

受体的概念。胆碱受体:M型受体、N1型受体和N2受体。肾上腺素受体:α型受体、β1型受体和β2型受体。突触前受体。中枢内的受体。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特征。

(4)神经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反射活动。反射中枢概念。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抑制的形式和机制:传入侧支性抑制。返回抑制。突触前抑制。神经中枢内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作用。

(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代表区。内脏感觉代表区。视、听、嗅、味代表区。两侧大脑皮层相关功能联系。

痛觉生理。皮肤痛觉。内脏痛和牵涉痛。针刺镇痛原理的探讨。

(6)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肌牵张反射的类型、感受装置(肌梭)和反射途径。γ环路对牵张反射的调节。腱器官的功能。屈反射和交叉伸肌反射。脊休克。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去大脑僵直。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

(7)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植物性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植物性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意义。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边缘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8)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正常脑电图基本波型及其意义。皮层诱发电位。睡眠的时相及产生机制。条件反射。两种信号系统。记忆的过程和形成机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功能的一侧优势。

十一、视觉、听觉与前庭感觉

1、知识范围

(1)了解前庭的器官功能。

(2)熟悉视觉功能的检测。

(3)掌握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原理。

2、考试要求

(1)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成象原理。眼的视近调节。眼的屈光不正。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及其功能。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2)听觉。外耳的功能。中耳的功能。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生物电现象。耳蜗对声频和声强的初步分析。前庭器官的功能。

尤轩专升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尤轩转发关于更新江西中医药大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