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别忘了还有督灸哟~
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从大椎穴,下至腰俞穴,施以隔药隔物灸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
01
督灸是以背部督脉施术为主,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阳气,有调节阳经气血之功能,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
在督脉上艾灸,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的经络系统传递到全身,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强身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帝内经》中有“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用焠针、药熨”等记载。
02
(一)艾绒辛温,通达诸经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暖子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绒辛温性烈,能通行十二经,振奋元阳、祛寒逐冷、除风燥湿、调理气血。
《本草纲目》谓:“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二)生姜加温,协同温透
姜味辛、性微温,发汗解表,可用于通汗、祛风、散寒、开胃、止呕、去水气、开痰。
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挥发油中含有姜醇、姜烯等,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在艾火热力加温后作用可增强数倍,渗透至人体穴位,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病理代谢产物排泄。生姜药性稳定,适合于所有督灸病证,尤其对虚寒证最宜。
03督灸的适应症
1、寒证: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类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骨关节系统疾病。
2、虚证: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等;
3、瘀证:女性怕冷、手脚冰凉、痛经以及*褐斑、雀斑、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等属瘀寒证者。
4、保健: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
5、特殊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
督灸的禁忌症
1、哺乳期或经期的女性患者,孕妇;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病、过敏体质者;
3、严重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
4、施灸部位皮破损损者。
05督灸的时间及疗程
1、应以天气晴朗,气温高,白天为佳
2、三伏、三九节气尤佳
3、每次治疗约1小时,每5-7天1次,3-5次为一个疗程。
4、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能力,酌情加减。
5、可以按24节气进行保健治疗。
医院妇科简介
医院妇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室,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医妇科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开放床位张,建立生殖内分泌、妇科血证、妊娠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产科相关疾病及门诊女性康复中心5个亚专科。
现有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6人,医学博士5人,医学硕士7人。5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余篇。
拥有Olympus宫腹腔镜系统,妇科工作站,超声刀开展各级宫腹腔镜手术;阴道镜、妇科TCT检查、HPV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有治疗宫颈病变的微波治疗仪、光谱治疗仪、LEEP刀;配备有输卵管检查的全自动通液仪;盆底功能障碍筛查仪、盆底康复治疗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等。
目前科室注册院内制剂7种,正在开发制剂6种,在处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等方面,突出中医优势。有胎漏、胎动不安病、妊娠恶阻、异位妊娠三个优势病种。对胎漏、胎动不安病以五行音乐缓解紧张情绪,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提高安胎成功率;对妊娠恶阻提出以开胃气为主、不禁食水的观点,结合针刺、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综合疗法,疗效显著;对于异位妊娠采取中药配合封包及中药塌渍等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满意。
科室设有宫腔镜诊疗中心可行宫腔镜下子宫畸形矫形、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不孕症的输卵管通液、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介入等各种疑难病变。病区开展有多种妇科手术,如:在腹腔镜下行各级手术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手术、宫外孕手术、输卵管吻合术等。术后配以耳针、中药直肠滴入、中药熏蒸、中药溻渍、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治疗,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妇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