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小姐姐跟我说,她连续促排卵了一年,而且医院的生殖科看诊的,但很可惜,每次移植都以失败告终。
听到这消息真是替她着急,因为我一年前就给过她饮食和营养建议,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她没有坚持下来,而是选择了促排、试管。
其实还有很多小姐姐也会走跟她一样的捷径。这条路困难重重,一些身体状态好的人就成功了,而一些准备不足的人就失败了。
我希望你是成功的那拨人,甚至是自然怀孕的那拨人,所以今天就来传授你一个方法——随机时机法。
这个方法实践起来很简单,但道理很复杂,所以得劳烦你看我长篇大论一番了。
1
先认清形势
所谓的认清形势,就是搞清楚目前医疗水平下的促排卵或试管方案成功率。
很多人总以为多囊患者很难自然怀孕,必须去做促排卵或试管才行,这是彻头彻尾的误区!
大量临床试验告诉我们,生活方式干预或补充肌醇就能提高多囊患者的自然怀孕率。
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既不改变饮食,也不去锻炼身体,又不服用营养素,那确实只能接受医疗干预。
然而,成功率并不高。
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试验指出,多囊女性使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的排卵率是49%,但怀孕率只有23.9%,怀孕后要面临25.8%的流产率[1]。
试管婴儿成功率的话可以参考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年的汇编数据[2]。
看完这些数据你会发现,这些助孕方案的成功率真的不高,而且怀孕后仍然要面临流产的风险(比自然怀孕的流产率高)。
如果我们统计活产率,结果就更令人失望了。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成功率呢?
2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部分人都太着急,总想着走捷径,却没料到远路其实很平坦,反而是近路布满了荆棘。
碰上雨天没带伞,走到山洞没带灯,遇到山贼没带刀,装备都没带齐就上路,你还想安然度过整个孕期?
备孕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要做好攻略才行。
下面的内容非常重要,请一定认认真真地看。
原始卵泡的大小只有0.03~0.06毫米,它要历经多天才能发育到2毫米,但之后只需10~20天便能发育成熟(20毫米左右)。
B超只能探测2毫米以上的卵泡。你平时打B超看到的卵泡其实从出生时就存在于卵巢里,但它们从多天前苏醒了,然后在营养素的支持下、激素的调节下发育长大。
一颗卵泡能否发育成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多天的蓄力,而非最后冲刺的10~20天。
如果准备功夫做足了,卵泡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10毫米成为优势卵泡,反之则会处于发育停滞的状态。
所谓的卵巢多囊样改变,指的便是单侧卵巢积累了超过12个停滞于2~9毫米的卵泡。
而促排卵,通常是口服克罗米芬或来曲唑,这两种药物可以通过刺激垂体释放FSH来促进卵泡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停滞于2~9毫米的卵泡质量其实很差,因为慢性炎症、肌醇缺乏、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等恶劣的环境并不适合卵泡生存,所以它们早已放弃长大。
不过,促排卵能强行使它们突破10毫米,但可能导致卵泡不圆、不成熟,或者是排卵后的卵子根本不能受精,所以怀不上。
被上帝抛弃的卵泡,人为抢救真的好吗?
当然,促排卵也有成功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挽回了旧卵泡的生命,而是激发了新卵泡的求生欲。
实际上,促排卵成功的那拨人,很多是吃药时卵巢里刚好有一批小卵泡熬过了天的折磨,它们只差一点儿就能通过考验。
此时只要有人拔刀相助(促排药可以提高FSH,肌醇可以恢复FSH的信号传输),卵泡便能摆脱桎梏、发育成熟。
由此可见,卵泡能否成熟排卵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卵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渡过多天的慢速发育期(慢性炎症、肌醇缺乏、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等异常的环境因子造就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二是卵泡发育至2毫米后有没有人拔刀相助(高AMH、低肌醇等生理失衡阻碍了FSH正常发挥作用)。而且前者往往比后者影响更大,所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3
我该怎么做?
拔刀相助有两种方式。促排药直接提高FSH比较极端,会对卵巢里的小卵泡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肌醇支持FSH的信号传输比较温和,帮助细胞恢复本该有的FSH信号感知能力。
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则是给卵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些都是以前给过大家的建议。
但这篇文章要教大家的不是这些,而是一种不需要借助任何产品便能提高排卵成功率的方法——随机时机法。
通过前文的知识讲解,你知道什么时候促排卵的成功率最高吗?
当卵泡刚熬过慢速卵泡期、将在FSH作用下快速发育时!这个时候使用促排药最能帮助到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卵泡。
其他时候使用促排药,不仅难以激发旧卵泡(停滞于2~9毫米的卵泡)的斗志,而且可能是对小卵泡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卵泡处于什么时期呢?
没办法。B超看不清2毫米以下的卵泡,我们无从得知什么时候会有新的一批卵泡突破慢速卵泡期。
但别沮丧,使用随机时机法就好。
促排失败的小姐姐,意味着卵巢里没有适合突破10毫米的优质卵泡。
反复促排不是明智的选择。研究显示连续3次促排失败的人,就意味着对促排药有耐药性。这可能是时机不对、卵泡被拔苗助长。
随机时机法即不要连续促排,而是在第一次促排失败后过一段时间,然后重新尝试促排。这么做可以避免一直在错误的时机促排。
没有人能找准时机,但起码别找错时机。
对于不备孕或希望自然怀孕的小姐姐,随机时机法用不上,但卵泡发育规律的知识应该对你很有启发。
为什么自然疗法见效慢?因为调理的是慢速卵泡期。
为什么这个月乱吃也来月经?因为你前几个月有严格管理饮食。
为什么月经正常一段时间又不正常了?因为和阶段性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
疾病是基因和你过往所有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感染性疾病除外),没有药物能靠短短的几个疗程治愈疾病,即便短期内治愈了,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重新创造疾病。
我们不妨回想下自己吃过多少年的不健康饮食、熬了多长时间的夜、欠了多少天的体育锻炼……
想战胜多囊卵巢综合征,难道不应该付出同等的调理时间吗?
——Vincent11月我好像有空写文章了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更多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1]LegroRS,BarnhartHX,SchlaffWD,CarrBR,DiamondMP,CarsonSA,SteinkampfMP,CoutifarisC,McGovernPG,CataldoNA,GosmanGG,NestlerJE,GiudiceLC,LeppertPC,MyersER;CooperativeMulticenterReproductiveMedicineNetwork.Clomiphene,metformin,orbothforinfertilityinthepolycysticovarysyndrome.NEnglJMed.Feb8;(6):-66.
[2]"ClinicSummaryReport".Societyfor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Retrieved9March.
喜欢文章的姐妹都吗?
PCOSVincent一个带着情怀死磕PCOS的生物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