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通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刘建华最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的磨难
TUhjnbcbe - 2021/8/15 19:41:00

二一九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问态度

……

READON「

刘建华

最苦的日子都过来了,

现在的磨难还算什么

人物介绍

刘建华,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妇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开始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年9月至年7月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曾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学习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技术。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计划生育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镜医师分会无气腹腹腔镜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临床诊治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激光学会医学专委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生殖与避孕》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负责完成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

采访笔记

“作为妇产科医生对女性的身体,我是有发言权的,尤其是异性癖患者。这些人不是简单地希望成为另一性别的人,而是心理的一种内在的、不可抗拒的的感觉。很多人在孩童时代就觉得自己属于另一性别,错误地生活在了现在的躯体里。我要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活在别人的阴影里,路是自己走的,我和我的同事会帮助你们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刘建华说,作为医生他最能懂他们,背着别人的皮囊生活,如龟脱甲,痛苦难当。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建华,擅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和女性生殖道畸形再造等。

过去十几年里,妇产科学科规模不大,十七八个医生,四十张病床,却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特色。例如,妇科显微手术:输卵管绝育后输卵管显微复通手术具国际领先水平,术后妊娠率达93%;早早孕吸宫术:早期妊娠42天之的“早早孕吸宫止孕术”无需麻醉,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深受欢迎;女性生殖道整形手术:开展先天性无阴道的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尤其非手术治疗的阴道模具顶压法治疗简便、安全;阴道再造、阴道外阴整形,成功率达95%,各种复杂生殖道瘘,如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的根治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后的盆腔廓清手术。手术范围及治疗方案达到美国NCCN指南要求;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国内率先开展。目前学科已经扩大,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亚学科一应俱全,床位90余张,医生31多人,全科医护人员70多名。妇产科学科的发展将会迎来更蓬勃的明天。

“做妇产科男医生”他很坦然,“不是我的初衷,但既然是历史的安排,我选择随遇而安。”他是坦然,但是病人不见得不尴尬,尤其是他做实习医生第一次在妇产科实习检查病人时,“那个患者,见到我进来,像触电一样,腾地一下从检查床上蹦下来,大叫着‘他怎么进来了!’带教老师说:‘他们都是医生,是来为你治病的’。”后来,带教老师教他带手套、做妇科检查,硬着头皮,他横着心过完了这一天。在以后的日子,从产科到妇科,见过白眼,冷眼,最终是充满感激的泪眼婆娑。

他有两次程门立雪,千里拜师的遭遇,“这是人生中两位贵人,一位在上海,一位在东京,是我医术上的转折点,两位导师都认为,我是传承者。”所有的妇科手术,他都会做,样样精通,而他最长于妇科癌症根治性手术。他坦言,在日本学习的日子里,他学到了日本导师的心法,茅塞顿开,他也开始办学习班,教会更多的人,“我也期待着我的传承者,妇产科医生的天赋和悟性都很重要。”

这是个心大的医者,再大的委屈,他会一笑而过。他说这样的性格来自童年经历,来自他的父亲。那个群魔乱舞的年代,和很多知识分子家庭一样,他家受到冲击,他亲眼目睹他的父亲,在高台上被推的跌跌撞撞,戴着纸糊的尖尖的高帽子,颈项里挂着一块硕大的木牌,“打倒走资派***”,一个红卫兵小将用力往父亲的膝弯踹去,他惊恐万状,闭上眼睛。这天晚上,等父亲回家,他问,您今天被批斗了?父亲说,小孩子别管那些,我只是陪斗,站一会就下来了,你只管好好念书。他分明见到,父亲走起来一拐一拐,每一步都让他钻心得难过。不过,父亲心大,要是扛不住,就做傅雷了。那些岁月里,又经过了那些事,灵*早就被洗过了,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囧事,还算得上什么?

我知道,这是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他们最适合的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耕细作,隐忍等待,他们胸中的典范是苏轼,陶渊明,海明威,罗曼罗兰,他们始终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不曾丢失的善良与美好。

1妇产科男医生

刘建华在孩提时代,就跟着“反动分子”父母下放到了山东潍坊农村的一个人民公社。他的父亲在文革时期被打为“反革命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经常接受组织上的批斗。

不过,刘建华还算幸运,年幼的他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保护,每次父亲要被批斗的时候,学生都要参加,老师都对他说,“你别去了,就打扫教室的卫生,或做点别的事去吧。”可是有一次,他还是看到了站在村子高台上的父亲,胸前挂着“打倒”的牌子,摇摇欲坠,他的一帮同学在台下挥舞《毛主席语录》喊得声嘶力竭。这个场面至今仍如同一场噩梦。

好容易熬到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年,刘建华也得到了考大学的机会,并且真的考上了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这让家里人都高兴了好一阵,因为他是当地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四年大学生活后,他顺利毕业了,留校分配工作。医院妇产科主任正好想要个男医生,见他成绩不错,就挑选了他。

这可惊到了刘建华。一个男大学生,去做妇产科医生?后来又转念一想,“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做什么都是条出路,那就做妇产科医生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山东农村,还是很闭塞的,男妇产科医生很难令大家接受。并且当时的检查手段也相当有限,B超、CT这些名词甚至还没什么人听说过,一般都是靠查体诊断病情。病人和他自己,面对这种场面,都会颇感尴尬。而且很多时候,病人坚决不让男医生做检查。带教的老师经常对病人说:“这些医生虽然是男医生,但是他们以后都会是妇产科好医生的。”

刘建华成了一名妇产科男医生,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2阴差阳错,在上海做了医生

当时山东乡村孕妇一般很少有规范的产前检查,医院的时候,已经快生了,十万火急。有一次刘建华就遇到了这样的病人,医院的路上,因为颠簸,羊水就已经破了,孩子的一只脚露了出来。刘建华一看,坏了,胎位不正,并且已经几乎听不到胎心。他赶紧想办法把孩子接生了下来,但其时婴儿已经只有微弱心跳,没有呼吸了,评分只有1分,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类似的事情,在中国的乡村时常发生,这让刘建华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决心。“生命是很脆弱的,医生的责任就在于拯救生命。”

做了两年多的妇产科医生,刘建华到青岛开了一次学术会议,感受到了大城市里的医疗条件,回来再也坐不住,决定考研究生。医院里不同意,原因是:好不容易有个好的年轻男医生留下来,哪能那么轻易放手呢?院长对他说,不行的,医院里规定,不能考研究生。年刘建华只好考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生班”,读完以后回原单位完成课题,答辩通过可以拿一个学位,却不是正规的研究生。

命运总是阴差阳错。在“研究生班”考试中,只有刘建华一个人过了线。招生单位没想到只有一个人,总不能单独为他开一个班吧?当时刘建华后来的导师看到他成绩单上的英语成绩超出录取分数线不少分,同意扩招一名研究生,为此学校便给了他机会读普通研究生。

“英语之所以学得比较好,是因为和父亲一起被打成右派的,有一位山东师范大学的英国文学老师,有过英国留学经历,他与我们互相搭伙。他教我英语,教材是解放前的,当时就拿毛主席语录的红皮把英语教材包起来,就这样从26个字母教起,让我有了英文的底子。”

机会来之不易,医院还是不肯放行。医院签订了一个保证书:研究生毕业之后,依旧回来工作。签字画押,终于脱身,来到上海。

三年书读下来,刘建华也从最初听不懂上海话,不习惯大都市的生活节奏的状态摆脱出来,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临毕业时,同学们一个个找到了工作,一个个地告别。可是他,始终没有等到原工作单位寄过来的接收函,不能离校——医院,院长换了,医务处的领导也换了,打电话过去问,那封绑住了他的命运的保证书也早已不知去向。这意外的变故,让淳朴的刘建华有些不知所措。他的导师、当时的九院妇产科主任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当即向九院院长要求:这个学生我留下,这么好的学生,怎么可能没人要?一瞬间,刘建华不确定的未来忽然明晰了,留上海的机会,原本不可能的,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幸运地在上海做了妇产科医生。

3程门立雪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从此,刘建华在上海安顿下来了。虽然依旧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但医院的工作让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医院的工作经验,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帮助。

在九院妇产科,很少遇到胎位不正的情况。有一次刚好遇到了,夜班来了一位马上要生的臀位产妇,上级医生一看,情况紧急,马上布置安排剖腹产。刘建华上前说,不要紧,我可以接生。说着观察孕妇的状态,顺利完成了臀位助产,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用的是以前做妇产科医生学到的经验和技巧,把孩子顺利接生下来了。

这一显身手,把大家都震惊了。臀位助产,在当时已经是的不常遇到的情况,是一种有较大风险的技术,只有妇产科老主任会,没想到一个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竟然也会。自此刘建华成了产科的重要一份子。医院建设,产科被暂时关停,他开始主要做妇科手术。

年,行内认可的手术大家“江北江森,江南张志毅”,说得正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妇科肿瘤手术做得最好的两个妇产科专家。九院想作为学科骨干培养刘建华,包括做高难度妇科手术,但是需要他自己想办法去学,他医院的张志毅教授学习。当时张教授经常去外地做会诊手术。一次见到张志毅教授时,刘建华特意问了自己可不可以一起跟着参观手术,对于一个陌生的年轻医生有些无厘头的要求,教授也没怎么在意,轻描淡写拒绝了。

可是刘建华却没有放弃。他想办法查到了张教授医院,算好时间后,连夜乘火车赶到,医院门前,刚好等到张教授一行人。

刘建华上前说,张老师,您来了。张志毅教授狐疑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好像有点似曾相识,一问之下,知道是九院的年轻医生,今天听说自己来这里做手术,特意赶来学习。他很高兴,热情地向手术室里的所有人介绍了刘建华。这样几次以后,张教授已经认可了他,于是以后每次手术,都提前通知他到自己家里等着,两个人一起去外地做手术。整整一年半,刘建华观摩、实践,掌握了很多的妇科大手术技术的技巧。

这时,他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砺,与当初的青涩不可同日而语。升了正高,做了妇产科主任,能做当时全上海不多的人能做的妇科癌症根治手术。

可是,他依旧没有停下。

4手术大成

时间回到年,刘建华的老父亲在弥留之际,对他说过,你这个孩子性格,不能去从*,要做就做个医生,别的不要想。

所以,医院决定让他做妇产科主任时,最初他也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可是妇科的手术,他基本都会做;医院拿不下的,他也可以做。手术能够达到NCCN(美国癌症综合网络)要求的标准,国内没几个,他不但可以做到,甚至能做更好。而且他性格比较温和,很多事情都不计较,其实这也是能完成大手术的基础因素之一。

所以最终,他还是被任命为妇产科副主任,两年后成了妇科主任。为了继续提高自己,年,他远赴日本,师从妇科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创始人——日本东京医科大学井坂惠一教授,学习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半年学成,还和老师合作写了一本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专业书籍,开国内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之先河。

从日本回来以后,刘建华依旧会请来张志毅教授指导自己手术。张教授看着他娴熟的手术技巧,细致到位的全过程,问他,刀是从哪里学来的。他回答说是日本。张教授哈哈大笑,说道:“好,你现在已经自立门户了。”在这之后,张教授还推荐他去会诊和手术,刘建华的刀也越开越大、越开越好。

现在他在九院,一个礼拜有三四台恶性肿瘤的大手术,每台要做3~5个小时,加上外会诊的,一年要做近台,医院难的手术,基本上都会找到他。

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手术,在他的主持下,九院已经做过多例,成功率93%,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外的同类手术成功率普遍只有60%多,医院70%已经很高。温州翻船事件,汶川地震等事件之后,九院都接收过相关的病人。

生殖道整形,最早是由刘建华的导师做的,她用简单的非手术方法,将原本4公分的阴道压迫扩到10公分,非常有效。后来刘建华开始做生殖道整形手术,他的团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用多种方法完成病人的手术,最多的一年接收了60多个病人。

口述实录

第一次碰到病人死亡是什么时候?刘建华是我在做实习医生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在家做饭的时候突然昏迷了。被医院里,两个小时之内便死亡了。从头到尾是什么病,什么死亡原因都不清楚。她的丈夫痛哭着说,昨天你还好好的,今天我还没有跟你好好讲话呢,怎么你就撇下我走了。后来也没有经过尸检,那个悲伤的汉子,草草收拾了妻子的尸体,就走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死亡,见到世事无常。您和病人发生过冲突吗?刘建华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发生过。当时我去急诊检查病人,病人愤怒地说,为什么让年轻医生来给我做检查,还是男的?我给她的检查怀疑是宫外孕,情况很严重,但是她当时还没结婚,一同来陪她来做检查的父母非常气愤,说我们孩子还没结婚,怎么会宫外孕呢?像要跟我打架一样。指责我随便乱说,坚决不愿意再化验小便。直到我上级医生过来,这才把患者和家属情绪稳定下来。我报告了情况,他见病人没结婚,也不好判断。但是一问之下,病人确实最近有过性生活。然后去化验小便,结果出来以后,病人的父母也跟我道歉了。我的老师对他们倒是没有说什么,只说宫外孕是很严重的,虽然你们不知情,对医生可能很愤怒,但是先救她的命要紧。这件事让我觉得,做医生要理解病人及家属很有必要。面对社会上对于这么多的变性人,您有什么看法?刘建华从内心觉得,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性别,这种现象叫异性癖。他就是觉得自己不是目前表现出来的性别,如果不变过来,这一辈子都不舒服。我尊重这样的选择。做变性手术要国家卫计委(卫生部)批准,这些人思路都是很清楚的,来之前会把手续办得清清楚楚。有人跟我说过,如果自己不变成一个女的,就觉得自己不算一个人。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理解,后来深入了解了很多同性恋做变性手术的心理之后,想法就改变了。这么多年从医经历,您有什么感悟?刘建华我觉得,我们临床医疗能够治愈的重大疾病太少了,例如大多数癌症患者我们仅能让其延长几年的生命,或改善临终前的生活质量,因此诊断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再就是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医生不应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要医生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是不合理的。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医用材料用国产的三五千块,进口的要一两万,那我用进口的好了,效益马上提升不少。这不是说进口的不要用,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应用。实在地说,医生要想赚病人钱,病人都不知道是怎么赚的。但是我们不会做这种事,因为医生不应该去赚不该赚的钱。目前医患关系走进了误区,有些病人就是来看病了,也不相信我,来看看就走了。医院又回来,浪费了精力和财力不说,重要的是病情耽误了。做医生其实有很多诱惑,很多病人都想送钱送礼给你,表达谢意。有个在国外做了手术的癌症病人,后来复发,已经病入膏肓,医院愿意给他做手术,我接下了,术后他又多活了一年。家属给我送来了两万块钱表达感谢;还有一对老夫妇,我为老太太做了手术,夫妇两人临终前为我留了10万元,由他们的孩子送到我手上;甚至有的人,为表感谢,送一只活鸡,提着一篮子鸡蛋到我这里。这些东西我都退了回去。我觉得,追求利益的医生,走偏了自己都不知道。您自己还有焦虑吗?刘建华我现在54岁,担心的是接班人的问题。我想带出一些徒弟,可是这十多年还没有带出一个人来。后来我才明白,毕竟还是需要时间和努力,需要用心去培养。很多人都不肯下苦功学大手术,害怕手术风险,但是总要有医生去做,不做的话,病人的生命怎么办。我现在如果不能将下一代尽快培养起来,技术出现断层后,再让后面的人重新捡起来,是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和辛苦的。在工作上平时行*事务太多,生活上陪家人的时候太少了。手术已经约到一个多月以后。我最放松的时候是出去开学术会,讲完课可以找机会睡会儿觉,医院环境会避免许多干扰。我很少有时间陪我女儿,好在我的女儿很争气,很独立,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读完中学,现在在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读书,并拿了全额奖学金。您一路走到现在,靠的是什么呢?刘建华踏踏实实做事就够了。如果我真的是在认真地给病人治病,即使最后病人的病治不好,甚至去世了,家属还是会来感谢我。要做好医生,就得把给人看病的本领能学的都学会。然后把自己会的,都教给学生。您怎么排解自己的焦虑?刘建华我焦虑的时候很少。这几年我平时都会写日记,有好几本了,大多是零星的经验总结。还要找时间写论文,带教研究生,与专家朋友一起写书。我空下来的时候,曾经喜欢在网上下围棋。周末的时候,一下就一两个小时。我还很喜欢看小说,30年前朋友有送过我一套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开始喜欢武侠小说,但我喜欢一本书看好几遍。我女儿给我买礼物,就是买书,最近还寄过来一本《TheBoysinTheBoat》,我出差的时候在飞机上读。其实小的时候,我跟父母一起经历过的艰难与苦难是我这一生的财富,那么苦的时候都过来了,其他的还算什么?

采访/晔问仁医编辑/晔问川

晔问仁医已入驻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建华最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的磨难